即將奔赴戰場的中國士兵。
中國軍隊殊死戰鬥,仍未擋住日軍。

名噪一時的“大世界”被炸成廢墟。
轟炸結束後,上海街頭屍橫遍地,圖中站立者為里昂。
  昨日清明,蘇州商人楊先生致電揚子晚報記者,自稱手中有幾千張淞滬會戰的照片,“我想把它公佈出來,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那段歷史,並緬懷在那場戰爭中死難的中國軍民。”   
  觸動楊先生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8日訪問德國期間的演講。在那次演講中,習近平兩次提及日軍侵華戰爭,並強調“這段悲慘的歷史,給中國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如今,揚子晚報獲准將這批珍貴照片首度對外公開。在梳理照片的同時,楊先生還講述了照片背後一件件傳奇的故事。
  揚子晚報記者 谷岳飛 張筠
  意外得寶

  他“懵里懵懂”拍下萬餘張老照片
  楊先生出生在蘇州,後到加拿大求學、生活了10多年。15年前,他被單位委派回上海工作至今,目前和家人住在蘇州老家。
  身邊朋友知道楊先生有收藏愛好,便時常向他提供拍賣方面的信息。去年3月18日,有朋友發來一條信息:“3月20日在美國紐約邦瀚斯拍賣行將舉行‘西安事變歷史資料拍賣’,在兩份重要文件上有毛澤東的簽名和手書。”核實完拍賣信息後,楊先生馬上請假,並買了張當天下午的飛機票前往美國。
  開拍前一天,楊先生趕到紐約曼哈頓麥迪遜大道580號的邦瀚斯拍賣公司,在公司負一層舉辦的拍賣品預展上,楊先生看到了那兩份文件,“我判斷不是毛澤東筆跡,兩份文件的簽名甚至都不同。”
  楊先生瞭解到,那次拍賣除了幾份珍貴文件外,還有這四大行李箱、八小紙箱的私人物品,包括1935年至1941年所拍的1萬多張照片,以及數百份書信和上千份當年報道日軍侵華戰爭的英文報紙。
  3月20日的拍賣會現場,起初只來了19名競拍者,拍賣會開始沒多久就增加到了30人。楊先生說,他在現場看到了孔家、蔣家、宋家的後人。
  拍賣會的重點是行李箱里保留的一批重要歷史文獻,剩餘打包拍賣12箱物品,楊先生以高價包圓,“我當時只是判斷,1萬多張舊照片,以現在每張舊照片400元論,它們都該值這個價。”
  不少到場媒體發現,12個箱子里竟然裝了那麼多的資料很多都是首次公佈的,便把楊先生圍了起來採訪,“記者開頭第一句,就問我是不是楊虎城的後裔。” 
  第二天,楊先生更是接到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電話,表示希望將此批拍品留在美國,以供研究使用。楊先生表示,這些資料對中國更有意義,予以婉拒。
  將12箱資料運回蘇州後,楊先生和朋友開始整理,越看越覺得“慶幸”——最讓人震驚的是幾千張反映淞滬會戰的照片,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楊先生介紹,這些照片的作者叫海嵐·里昂,生於1908年,1973年去世。在來中國前,在好萊塢擔任過特技演員。
  戰爭記憶

  殊死志士,沒能擋住暴虐的鐵蹄
  上海1937
  激戰·淪陷
  第一階段
  8月13日至9月17日
  中國軍隊向駐上海日軍發起攻擊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淞滬警備司令部所屬部隊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為總司令。
  在此期間,中國空軍炸傷日軍旗艦“出雲”號,在京滬杭上空共擊落日機40餘架。
  第二階段
  9月17日至11月4日
  日軍再次增兵,中國軍隊轉入防禦
  日軍占領淞滬間灘頭陣地,由國內增派第9、第13、第101三個師團及特種兵一部。日軍在廟行和陳家行之間突破守軍陣地,大場鎮失守。蘇州河北岸中央軍腹背受敵,放棄北站、江灣間陣地,轉移至蘇州河南岸。
  第三階段
  11月5日至11日
  日軍後援杭州灣登陸,中國守軍撤退
  日軍抽調3個師團在杭州灣登陸,迂迴上海,協同淞滬地區日軍作戰。當時杭州灣北岸的守軍,大部已調去支援上海市區作戰,猝不及防,戰局急轉直下。11月11日晚,市區守軍全部撤退,上海市區淪陷。
  第四階段
  11月11日之後
  日軍舉行所謂“入城式”,不少百姓被所謂的“維持會”強命,上街“迎接”
  城破之後,日軍站在廢墟上搜尋,其中一張是華新公司前,兩個日本兵騎在馬上,氣勢囂張。此外,拍攝者里昂先生也拍了不少日軍傷兵的照片,顯示此戰日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里昂日記

  當日本兵揮手放行車輛

  撤離的難民像去了一次地獄
  在眾多資料中,楊先生髮現了一份特別的“戰爭日記”,正是照片拍攝者里昂先生所寫,他詳細記錄了“1937年9月1日,星期三”這天,這個老外親眼目睹了6000名驚惶失措難民的疏散過程。
  1937年9月1日  上海     海嵐·里昂
  運送難民的卡車有條不紊地開始裝人——楊樹浦路難民安置工作結束後,疏散難民的區域就從這裡擴展到其它地方。過了外白渡橋就是“無人區”。經過仔細地搜索,這裡發現了上千難民。日軍的身影令這些難民非常恐慌。他們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園。日軍攜帶上膛的手槍在街上巡邏,隨時準備射擊。
  從那些看似無人的街區里,人們開始蜂擁而出。
  幾乎有200來個人。爭搶、推搡,他們竭力爬上卡車,不管其他人阻止的喊聲。恐懼是如此尖銳,他們根本顧不上這些吵鬧聲。留在原地的人被許諾,稍後會來接他們。當卡車開走的時候,留在街角的那150人緊緊地擁在一起。
  有一輛卡車開往貧民窟。這裡似乎已經沒有人了,但是一個志願者看見了一個男人。當反覆向其確認他不會受到傷害,並且保證將他送到市區後,這個老人快速地跑回似乎是他家的小屋,跟他的家人一起跑出來。其中一位是個老婦人,極其衰弱。可能是饑餓或疾病所致,她無法走路。被家人抬上車後,她躺著一動不動。
  這時候更多的難民趕來,瘋狂地緊抓著可憐的財物。老人、老婦、兒童,竭盡全力奔跑。他們跳上卡車,無聲地喘息著。其它的卡車趕來幫忙。沿途有成群的人們在等待,期盼著被帶進城,凄涼地朝卡車揮手。卡車把他們拋在後頭,經過楊樹浦路,經過被火焚燒的匯山路,開上外白渡橋。
  在這裡,日軍士兵的身影可以令一切禁聲。
  卡車被命令停在路邊,一名日軍士兵手裡握著刺刀,不明緣由地朝車裡看。他仔細檢查了每一位乘客,似乎沒有值得懷疑的對象。這名士兵跳下車,揮手放行,然後走向下一輛車。但是車裡可憐的中國人,已經像去過地獄一般。當日軍士兵跳上車的時候,汗水從一些難民額頭滴落,更多人則在顫抖。
  下了外白渡橋,開上蘇州路,裝滿難民的卡車終於安全抵達。這裡成百的難民已經被送到,他們由路邊一直蔓延到路上,汽車和卡車鳴著喇叭請他們讓路。
  但是半小時以後,當卡車回來,街上又空無人跡。只消一會兒,當確定來人的身份後,難民們又涌了出來。
  小狗被匆匆遺忘,嗷叫著追逐卡車。
  進行撤退工作遇到的問題,不是簡單裝滿卡車,而是要花很多的時間來勸這些難民上車。但是當天晚些時候,卡車已經無法避免人滿為患了。這輛卡車的行程跟其他的交通工具一樣,一般都往返十二次左右出入租界載難民。天氣很熱,烈日當頭,但是要繼續工作,志願者忙得無法停歇……
  楊樹浦路外面,卡車又停在一大群人身邊,快速裝滿後離開。但是其中一條活潑的小狗被匆匆遺忘了,它嗷叫著追逐卡車。
  車開得很快,狗也跑得快。它忠實地拼命追逐著卡車。如果它跑不動了,或許被絆倒、滑倒,它就再也看不見卡車了。它在地上躺了幾秒,然後繼續爬起來,瘸著腿繼續跑。下一個轉彎時,狗兒已經看不見了……
  作者是誰

  為追星來華,幫張學良開飛機
  我接到張學良大元帥的機械師的電話,他叫我馬上前往龍華機場,說有工作給我做。龍華機場位於上海南邊十里處……大元帥從美國訂了兩架飛機,今早剛剛送到,組裝好再將飛機飛到內陸。
  ——摘自1935年1月2日里昂寫給外祖母的信
  這些珍貴照片的拍攝者叫里昂,是個美國人,1934年為了追隨他傾慕的女藝人克萊爾來到上海——克萊爾當時在上海有演出活動。
  到達上海後,里昂不斷尋找工作。在一封1935年1月2日寫給外祖母的信中,他描述了來中國後獲得的第一份工作:“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早晨,我接到張學良大元帥的機械師的電話,他叫我馬上前往龍華機場,說有工作給我做。龍華機場位於上海南邊十里處……我抵達龍華機場後,大元帥從美國訂了兩架飛機,今早剛剛送到,但還未組裝,零件還在箱中……張大元帥的飛機本應送往南邊一百裡處的杭州空軍基地,或內陸五百七十五裡外的漢口軍營,然而因為木箱體積龐大,才決定在上海就地組裝,組裝好再將飛機飛到內陸。”
  因為先前在美國曾擔任過專業的飛機維修師,這份工作里昂先生兩個星期就搞定了,讓當時的“中國航空公司”對其刮目相看,決定聘用他做永久職員。
  也因為在上海組裝飛機的驚艷表現,里昂進入張學良身邊人的視野。很快,張學良飛行團隊負責人朱利葉斯·巴爾,邀請里昂擔任專機的副駕駛。不久後,里昂更是成為張學良特別信任的親隨。
  經歷西安事變,當“趙四”保鏢
  張大元帥的二房,一位非常貌美的趙小姐,很幸運地從西安逃了出來,真是驚險!搭載趙小姐的飛機是晚上飛進來的,我和奧德先生到機場去接她,把她帶回家……現在趙小姐每要出門,總是會叫我陪同她。
  ——摘自1937年1月18日里昂寫給外祖母的信
  機緣巧合,里昂親歷了著名的“西安事變”。據其收藏的資料顯示:1936年,里昂先被派到漢口擔任教官,西安事變爆發當日,與另一名機械師前往西安。里昂記錄了他到西安的情形:“我們被軍警包圍,不准離開空軍基地,連上廁所都要有人陪同……”
  楊先生給揚子晚報記者看了一封信,是里昂1936年12月12日晚10點30分收到的,寫信者是張學良飛行團隊負責人朱利葉斯·巴爾(後為蔣介石飛行員),他對里昂說:我現在去飛機場,機場周圍到處都是士兵。我覺得應該讓你跟著我……”
  西安事變期間,里昂先生與另幾名飛機駕駛者負責來回載送會談人員。張學良釋放蔣介石後,兩人一同飛回南京時,里昂就在那架飛機上。
  1937年1月18日他在寫給外祖母的信中說:“張大元帥的二房,一位非常貌美的趙小姐,很幸運地在九日從西安逃了出來,十一日抵達此地。真是驚險!搭載趙小姐的飛機是晚上飛進來的,我和奧德先生到機場去接她,把她帶回家……現在趙小姐每要出門,總是會叫我陪同她。”
  西安事變發生不久,里昂便受張學良委托,擔任趙一荻與幼子的貼身侍衛。接下來,張學良被監禁,而里昂先生協助趙一荻母子處理家務,並駕駛飛機帶她們四處為張學良奔走。
  “過去三個半月以來,朱利葉斯·巴爾、羅亞爾·倫納德、詹母士·奧德和我四個人整天都在幫助張學良大元帥處理家務,保護他的家人。”在1937年4月4日,里昂如此記錄他當時的心境。
  記者手記

  “美國傳奇”再證日軍罪行
  1941年,里昂離開了中國,帶著裝載個人文件與相片的六大行李箱以及受張家所托儲存私密物件的保險柜回到了洛杉磯。沒想到70多年之後,蘇州商人楊先生又在美國將它們悉數買回。
  楊先生說,里昂於1973年在美國去世,終身未再返回中國。在這件本身就有著好萊塢傳奇色彩的故事中,儘管里昂未與他起初傾慕的克萊爾小姐走在一起,因此得到一段中國奇遇,成為里昂一生最大的財富。
  里昂當被中國人記住。誰都沒想到,在日軍侵華期間,一個美國人默默拍下瞭如此多的照片,因為時光的流逝,更加顯得這些照片的珍貴價值。正如買下照片的楊先生所說,有如此海量的照片作證,日軍的罪行不容抵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04amic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